《火焰之刃》試玩評測
需要耐心打磨 方能體會淬鍊精髓的鍛造體驗
老實說,我在前20分鐘幾乎想放棄《火焰之刃》。笨拙的教學關卡與平淡的開場,差點讓我錯過今年最令人驚喜的遊戲體驗。這款試玩版教會我一件事:有時最粗糙的鐵塊,經過妥善鍛造後反而能成為最鋒利的刀刃。
看似又一款普通動作RPG的本作,實則是近年最複雜的武器鍛造模擬遊戲之一。雖然初期可能考驗玩家耐心,但堅持下去就會發現兼具深度與真實感的戰鬥與製作系統。
從生澀操作到戰鬥藝術
試玩版的開場並未替遊戲加分——就像鐵匠必須處理原材料的瑕疵,玩家也得熬過平淡的開場劇情。你扮演森林鐵匠亞蘭·德利拉,在敷衍鋪陳的設定中解救一名學徒,這段情節與其說是敘事鉤子,更像臨時填充內容。
初期的戰鬥系統同樣令人失望,方向攻擊機制對上不會正確反應攻擊角度的AI敵人顯得笨拙。但當你發現護甲穿透機制與傷害類型時,戰鬥的精妙之處才真正顯現:
- 揮砍武器對鎖子甲效果不佳
- 鈍器能粉碎板甲防禦
- 穿刺武器對付皮甲野獸更為有效
色彩標記的攻擊系統,將原本看似多餘的複雜度轉化為講究戰術與知識的戰鬥模式,甚至會獎勵現實中的武器知識。
獨一無二的鍛造系統
《火焰之刃》真正閃耀之處在於鉅細靡遺的武器鍛造系統。這裡沒有簡單的材料收集——你要親手設計武器的每個細節:
- 矛頭形狀與橫截面幾何結構
- 劍柄設計與配重球重量
- 特殊屬性所需的自定義合金比例
- 每個零件的精確材質構成
起初模糊的鍛造小遊戲令人沮喪,但堅持下去會發現這個系統真實還原了現實鐵匠的試錯過程。看著錘擊逐漸將燒紅的金屬塑造成你設計的武器,能帶來無與倫比的工藝成就感。
仍存明顯缺陷
試玩版中有些問題難以忽視:
- 全程充斥業餘生硬的配音演出
- 僵硬對話與平面化的角色塑造
- 零碎不完整的世界觀建構
- 糟糕的第一印象可能勸退許多玩家
儘管存在這些重大缺點,核心玩法展現的創新與深度,仍值得對正式版保持謹慎樂觀。光是武器鍛造系統就提供了動作RPG罕見的客製化程度與戰術考量。
《火焰之刃》註定小眾,其粗糙之處可能讓部分玩家卻步。但願意克服初期挫折的人,將會在試玩版中窺見獨特遊戲體驗的潛力——若後續完善打磨,本作或能將鍛造類型提升至全新高度。